我国中度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程度

我国中度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程度

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了2.6亿。有说法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

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对此予以否认。他介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超过10%,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20%-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说明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中度老龄化

我国是老龄化社会吗

按照国际通用习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由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报告”),进行了预测: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转变。

老年人基数越来越大,2050年将近5亿

报告测算,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 22.3%和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将在2050年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达到5亿。

中国老龄化特征

01

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这一过程仅用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

02

高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有1904万高龄老年人。《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8 年,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6.16%、 3.34%、0.96%左右上升到10.73%、5.03%、2.08%左右。其中高龄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速最快。随着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未来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中“高龄化”现象将逐渐凸显。

03

中国老龄化还呈现出一个独特之处,即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过程相互叠加

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城镇化同步高速发展。报告将2019~205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9~2036年,城镇人口规模从8.26亿增至10.47亿;二是2037~2050年,城镇人口将从10.44亿降至10.13亿,净减少0.31亿人。

报告认为,人口老龄化伴随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将给城镇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将脱离原有的熟人社会,进入城镇中的生人社会,导致个体的碎片化、原子化。这将会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形成严峻考验。

老龄化的同期,

青壮年人口将可能出现快速下滑态势

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压力

根据测算数据,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青壮年及工作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将会不断下降,在2030-2050年期间将下降尤为明显。25-64岁人口数量将由2015年的10.08亿人,下降至2055年的约7.3亿人,青壮年工作年龄段人口数量下降速度将超过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家庭赡养形式的养老模式将面临巨大考验。

未来中国深度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可以预测,养老服务将成为稀缺资源。如何能在退休后,继续保持一贯的生活质量,有尊严、舒适坦然地生活,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规划。

人都会变老,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老年生活怎么过,也不得不提前规划!

社保只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商业保险将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

商保在养老保障上的三大优势

一是商保的强制储蓄功能和灵活的给付方式能够将现在的钱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未来养老所需。

二是可搭配万能账户,实现资金的不断增值,而且时间周期越长、收益越可观,建立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越老越有尊严。

三是可与重疾、医疗、意外等险种进行组合,为老年生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收益稳定、安全专属

用商业保险规划养老

保证高品质晚年生活

太平吉祥人生六大亮点 无忧养老

01

亮点一

月缴产品,缴费压力小

02

亮点二

保证给付,保证领取到80周岁

03

亮点三

终身领取,活得越久,领得越多

04

亮点四

一次投保,全家养老,福利同享

05

亮点五

万能账户,专家打理,财富增值

06

亮点六

超低门槛,月交5000元(20年)可获太平旗下养老社区入住资格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中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199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扩展资料

199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据全国老龄委公布 的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2013年将超过2亿。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不仅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而且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举国上下必须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

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2016年1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多。

我国中度老龄化

中国老龄化严重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了2.6亿,有说法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对此予以否认,他介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超过10%,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20%~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说明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65岁以上人口老龄化程度划分

按照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7%但低于14%的为轻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但低于20%的为中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20%但低于40%的为重度老龄化。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5%的占比,意味着我国在轻度老龄社会阶段停留时间不长,“十四五”期间将快速进入中度老龄化。

我国中度老龄化

(18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