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的意思 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的意思 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是什么意思

古人发扬传播留下了很多文化智慧,至今都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中听到三纲五常,五伦八德,那么你知道多少呢?现在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五伦八德中的五伦是指:五伦是指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三纲五常的意思

三纲五常中的纲和常是什么意思

一、纲,原意是大的绳索,在鱼网上,以纲为主,其他绳索附属于纲

 常,是指,经常,不变,是原则,是规范.

二、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纲,原意是大的绳索,在鱼网上,以纲为主,其他绳索附属于纲,故有纲举目张一词,这里就是按主次讲, 常,是指,经常,不变,是原则,是规范.

三纲五常的意思

儒家三纲五常八目

1、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八目:出自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大学》。

2、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早源于孔子,兴盛于程朱理学。

(一)

三纲八目是儒家经典《大学》的中心思想,告诉人怎样才能止于至善,以及达到这个最高境界的方法步骤。三纲五常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

“三纲五常”作为为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三纲强调封建主义人伦关系的尊卑与高低、主从关系;五常强调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三纲还是五常,其核心就是确立和维护法定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序列,由此强调等级的不可逾越,对这一政治伦理原则,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家,都拥护它并围绕着它来思维。

作为封建社会道德准则的三纲五常,对封建时期的传统社会和专制政治起到了稳定作用,一方面“三纲”是封建社会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三纲的神圣化与绝对化,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另一方面“三纲五常”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理论武器,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它束缚了人们思想和行动。

三纲五常的意思

三纲五常的纲和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五常

至于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

三纲五常的意思

五纲五常和三纲是什么意思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三纲五常”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三纲五常的意思

(22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