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方法 如何种植中药材

中草药种植方法 如何种植中药材

如何种植中药材

中草药材种植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如育苗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pH值近中性;当归为深根性植物,入土较深,喜肥,怕积水,忌连作。 中药材种植市场前景广阔,是很不错的一个创业项目,但在投入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再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以及自身能力等做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药材进行种植。

中草药种植方法

中药材的种植需要那些条件

中药材的有很多,每一种的种植条件都不相同,比如:

一、当归

育苗地可以选择阴凉肥湿的生荒地或熟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pH值近中性。育苗前要进行多次深翻,施入基肥。

每亩施入腐熟厩肥3500公斤,均匀撒于地面,再浅翻一次,使土肥混合均匀,以备作畦。当归育苗都采用带状高畦,以利排水。一般按1.3米开沟作畦,畦沟宽30公分,畦高约25公分,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当归为深根性植物,入土较深,喜肥,怕积水,忌连作。所以移栽地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荒地或休闲地。选好的地块,栽前要深翻(25公分),结合深翻施入基肥能促进根部生长,每亩施腐熟厩肥6000-8000公斤,油渣100公斤。

有条件的还可施适量的过磷酸钙或其它复合肥,翻后耙细,作成高畦(顺坡)或高垅,畦宽1.5-2.0米,高30公分,畦间距离30-40公分;垅宽40-50公分,高25公分左右。

二、贝母

种植伊贝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最好。用种子繁殖时,种子需拌湿沙层积处理并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薄层细土,稍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元胡

元胡根子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厘米内,故要求土质疏松,故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表土层疏松而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好,粘土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厘米,精细耕耙,使表土层疏松。一般作畦宽100~110厘米,沟宽40厘米。

四、番红花

由于番红花不易结籽,需通过人工授粉后才能得到种子。待种子成熟后,随收随播种于露地苗床或盆内。种子播种密度不能过大,以稀些为好,因为植株需长球,一般2年内不能起挖,从种子播种到植株开花,往往要经3~4年的时间。

五、芍药

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所以,荷泽几次进行春播试验,均告失败。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将待播的种子除去瘪粒和杂质,再用水选法去掉不充实的种子。芍药种子种皮虽较牡丹薄,较易吸水萌芽,但播种前若行种子处理,则发芽更加整齐,发芽率大为提高,常达80%以上。方法是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取出后即播。

中草药种植方法

草种子种植方法全过程

整理土壤

草籽播种前,需要先进行平地碎土,将土地各种枯枝杂草统统清理干净,给草籽的生长准备一个细致通风、排水效果好的土壤环境。如果土壤太贫瘠,可以适当施加肥料。注意,在播种的前一天浇一次水,以保持土壤良好的湿润度。

2、播种

用草籽伴着细泥沙进行人工撒播,有利于草籽日后萌发。如果力度掌握不好,造成草籽出苗不平均的话,可以再次补齐,然后用手在整个种植区域盖上一层薄薄的表层土壤,把草籽保护起来,直到生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草籽的发芽率。

3、浇水

在草籽的种植过程中,浇水也是一门大学问,浇少了草籽发芽慢甚至直接干死;浇多了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草籽腐烂。一般来讲,保持土壤湿润就行,可以覆盖上一层保湿的无纺布,减少水分蒸发,做好上面的措施,最多三周就可以长出幼苗。

中草药种植方法

种植中药材应注意什么

种植中药材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注意三点:

一、要以市场产销行情为导间,多方了解和分析供求发展趋势,并到当地中药材市场、药材购销部门了解有关生产、市场销售情况。从中选择市场紧缺的品种,以保证产销对路。

二、要结合当地水土、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生长的品种。

三、要购进优质良种.应尽可能从药材种植场,可靠的生产专业户手中联系购种,确保种子纯度和发芽率。

以上三点至关重要,任何一点出现失误,都会导致种植失败。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某些单位利用农户急于致富.不了解市场行情的空子,不顾药材的生长特性、片面夸大种植效益,发布虚假信息,借机出售假冒伪劣及市场已严重积压的药材种子。在此,敬告各位农民朋友,千万不可轻信信息广告,不加分析盲目引种,以免得不偿失。










种植黄芪最好的方法

一、选地整地

1、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在平地上栽种时,应挑选地势高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作为种植地。在山区种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性好的山坡或荒地作为种植地。

2、黏质土壤、瘠薄的沙砾土不宜种植黄芪,质地黏紧、低洼易涝、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的地方也不宜种植黄芪。

3、选好种植地之后,将土壤深耕30-45厘米,结合翻耕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翻地以秋翻为宜,春耕翻地要注意对土壤保墒,将土壤耙细整平,并作畦或打垄。

黄芪的种植方法

二、采种浸种

1、两年生的黄芪即可开花结实,但此时种子通常不饱满,因此种植黄芪一般采收3年生以上植株所结的种子为宜。

2、采收时,应做到随熟随采,未及时采收容易导致荚果自然开裂。采收后要晒干荚果,并进行脱粒处理。

3、采用水选法和风选法进行选种,筛除瘪粒、带有杂质、受到过虫蛀的种子。

4、播种前,用粗砂或磨末机轻度摩擦种皮,或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6-12小时,然后捞出来装入布袋内进行催芽。

黄芪的种植方法

三、播种

1、春播时间为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伏播时间为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播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春播时,应注意土壤的墒情,播种时可采用穴播或条播、撒播,但主要方式是穴播及条播。生产中大多进行直播,这样既省工,又便于田间管理,而且种出来的黄芪产量高、质量好。

3、育苗移栽比较费工,移栽的过程中容易伤到主根,形成鸡爪芪,这会影响到黄芪的品质。

黄芪的种植方法

四、栽培管理

1、中耕除草

(1)当年苗出齐后要松土除草,一般需进行2-3次。

(2)幼苗长到7-10厘米时,应适时疏苗,定苗株距为15-20厘米。之后每年在黄芪的生长期视土壤的板结情况、杂草长势进行松土、除草工作。

2、追肥

种植1-2年的黄芪,其根部的发育速度较快,植株长势较旺盛,此时可结合中耕除草追施磷肥+钾肥。

3、灌溉与排水

黄芪在出苗和返青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多,天气较为干旱时应及时灌水。进入雨季后,土壤的湿度较大,需及时对容易出现积水的田块进行疏沟、排水,以防植株发生烂根情况。

黄芪的种植方法

4、防治病虫害

(1)根腐病

①主要危害黄芪根部,导致烂根,发病后植株会自上而下出现萎蔫、枯黄的情况,直至死亡。发病时间通常是6-8月份,高温高湿、土质黏重时容易发病。

②防治方法为合理选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进行消毒,整地时亩1公斤70%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并施用20-25公斤石灰氮作基肥。

(2)白粉病

①从苗期至成株这段时间均可发病,发病时间一般为7-8月份,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荚果,受害叶片和荚果的表面会生出白粉,之后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导致早期出现落叶或整株枯萎的情况。

②防治时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15天喷施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喷施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黄芪的种植方法

(3)豆荚螟

①豆荚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通常在6-9月份发生,成虫会在嫩荚或花苞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会危害黄芪的种子。

②防治时可在成虫盛发期于傍晚喷洒8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5次,直至所有种子成熟。

(4)蚜虫

①蚜虫属于同翅目昆虫,通常在6-8月份发生,主要危害植株上部的嫩茎叶,使得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防治时可喷施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和50%杀螟松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即可。

黄芪的种植方法

五、注意事项

1、间苗补苗

株高达到5-7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间苗2-3次后,每隔8-10厘米留1棵壮苗,发现缺棵情况可进行补种,也可以重播(催芽补苗)。

黄芪的种植方法

2、追肥

(1)生长第1-2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1次追肥,每次亩施1000公斤腐熟的人畜粪水或7-8公斤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

(2)第1年冬季苗枯后亩施2000公斤厩肥+1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50公斤饼肥,混合后施入行间(开沟施入),然后培土。

3、打顶

7月底之前进行打顶,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减少养分的消耗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4、中耕除草

(1)株高达到5厘米左右时,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2)株高达到8-9厘米左右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定苗后再进行1次。

(3)种植第2年以后,于5月份、6月份、9月份进行1次除草工作。

中草药种植方法

(25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