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融危机 1998金融危机事件始末

什么叫金融危机 1998金融危机事件始末

1998金融危机事件始末

1998年第二次金融危机,东南亚被国际炒客攻击,引爆货币危机,紧接着刚被收复的香港被袭,在中央政府破釜沉舟的保护下,成功将国际炒客击退,得以幸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1亿国企工人被迫下岗。

1998香港金融危机始末

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

谁能告诉我,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

一、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引起的。

东盟四国原来都是农业国,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作为出口产品对外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开始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但是由于各国国内市场狭小,需求达到基本饱和后只好转向出口主导型工业,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和本国资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东盟四国逐渐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电子、电器业生产和装配基地。这些工业企业都是靠外资发展起来的,然而东盟四国的货币和美元实行固定联系汇率,自1995年起,美元汇率迅速上升,它们的货币也随之升了值,从而使东盟各国出口产品成本上升,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自1996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电子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普遍下跌,到1997年上半年,泰国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为0,其他三国也大幅下降,造成企业的大量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尤其是短期投机资本必然要大量抽走投资,也就意味着大量抛售东南亚各国的货币,致使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因此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危机,而且是表现为外汇短缺形式的金融危机。

二、 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及东亚各国的原因

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关系非常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更加直接。

2. 东盟四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度下降,冲击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减弱了抵御外来影响的能力。东盟四国为了各自的发展大量引进发达地区的外资,这使得过分依赖外资经营的企业很大程度上受到别国外汇的影响。

3. 东盟四国的外国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进入90年代,,东盟四国都有外国银行设立的分行,同时还允许外资进入本国的股票市场,使得东盟四国与各投资国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什么叫金融危机

98年金融危机是什么几月份开始的

7月份,98年7月份开始的

什么叫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拓展资料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The USA financial crisisin 2008)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一一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然面,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问题的根源在于:首先,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其次,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最后,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美国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难以幸免,其次贷问题的严重程度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后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过程之快,影响之巨,可谓始料未及。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将全球经济拖人全面持续衰退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什么叫金融危机

1998金融危机事件始末

1998年第二次金融危机,东南亚被国际炒客攻击,引爆货币危机,紧接着刚被收复的香港被袭,在中央政府破釜沉舟的保护下,成功将国际炒客击退,得以幸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1亿国企工人被迫下岗。

什么叫金融危机

谁能告诉我,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

一、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引起的。

东盟四国原来都是农业国,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作为出口产品对外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开始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但是由于各国国内市场狭小,需求达到基本饱和后只好转向出口主导型工业,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和本国资源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东盟四国逐渐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电子、电器业生产和装配基地。这些工业企业都是靠外资发展起来的,然而东盟四国的货币和美元实行固定联系汇率,自1995年起,美元汇率迅速上升,它们的货币也随之升了值,从而使东盟各国出口产品成本上升,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自1996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电子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普遍下跌,到1997年上半年,泰国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为0,其他三国也大幅下降,造成企业的大量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尤其是短期投机资本必然要大量抽走投资,也就意味着大量抛售东南亚各国的货币,致使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因此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危机,而且是表现为外汇短缺形式的金融危机。

二、 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及东亚各国的原因

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关系非常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更加直接。

2. 东盟四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度下降,冲击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减弱了抵御外来影响的能力。东盟四国为了各自的发展大量引进发达地区的外资,这使得过分依赖外资经营的企业很大程度上受到别国外汇的影响。

3. 东盟四国的外国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进入90年代,,东盟四国都有外国银行设立的分行,同时还允许外资进入本国的股票市场,使得东盟四国与各投资国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什么叫金融危机

欧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

只有实现货币和财政双统一,欧元区国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的重演。虽然目前几个主要危机国的救援方案和减赤计划已基本就位,但要彻底摆脱危机,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欧债危机并非欧元危机,因此,各国外汇储备在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真正对全球以及我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的是欧洲经济很可能因此长期陷入衰退。考虑到欧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议政府可在多边框架下对欧元区进行必要救助。国内企业尤其是银行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发起对欧洲优质资产的并购活动。

   由于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资金相对匮乏的小国可以搭资金充裕国家的便车,坐享欧元区统一低利率所带来的好处。预计,第二轮救援计划实施后,希腊政府在2013年~2015年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今后来自希腊的主要风险是现政府在执行财政紧缩和赤字缩减计划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

   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

   尽管引发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正如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那样,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由于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资金相对匮乏的小国可以搭德国、法国等资金充裕国家的便车,坐享欧元区统一低利率所带来的好处。同时,由于财政决策分散,各国政府在本国财政政策选择上有充分的自主权,为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实力偏弱的国家有很强的利用低利率融资(而不是高税收)来维持其高财政开支的动机。较低的利率环境和较高的公共开支又会刺激私人部门扩大借贷规模。这样一来,这些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债务就会长期处于超量扩张状态,结果必然导致其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工资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恶化,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政府税基萎缩。当上述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债务危机。

   由于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建立了高福利制度,因此,很多学者将此次欧债危机归咎于欧洲所实行的高福利制度。但若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虽然高福利制度通常会导致高失业,但高福利制度并非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瑞典、挪威等货币独立的北欧国家,虽然长期实行高福利制度,但其国内债务问题并不严重(尽管失业率偏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都拥有独立的主权货币,如果政府过度依赖发债融资,那么,可能的后果有二:(1)推高利率,抑制投资、就业和经济增长;(2)保持低利率,但会因此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虽然瑞典、挪威等货币独立的国家实行高福利制度,但所需资金主要是借助税收而不是依靠发债筹集的。

   在欧元区统一货币制度下,由于希腊、葡萄牙等高福利国家的政府能以很低的利率融到资金,因此,更倾向于通过大量举债而不是通过提高税负来维系其高福利开支(充分利用欧元区统一货币的好处)。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知道,由大规模发债所引发的通胀,是由所有欧元区国家共同承担而不是由其一国承担。当货币区内经济状况良好、借贷利率保持在低位时,这种融资模式尚可维系。但是一旦经济状况恶化,政府收入锐减,信用评级下调,融资成本攀升,则很容易爆发债务危机。因此,高福利制度并不是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因为它助长了欧元区成员国过度发债融资的道德风险。

   尽管高福利制度并不是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从长期看,高福利必然导致高失业。一方面,高福利必然伴随高税收,而高税收会增加企业税负,削薄企业利润;另一方面,高福利制度也会推高劳动力成本,从而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因此,高福利制度抑制企业投资,推高失业率。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最近10年,欧盟27国的平均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高达45%左右,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即使在经济景气度较高的2007年,欧元区的失业率也在7%以上。

   此次欧债危机,除因实行高福利制度导致政府过度举债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爆发后,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激增,政府因对银行实施救助(注资),导致赤字大幅飙升,最终演变为全面的债务危机。此次欧元区债务问题比较严重的几个国家,都或多或少与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有关,这其中最典型的是爱尔兰。金融危机爆发前,爱尔兰政府的债务问题并不严重,2007年政府债务余额仅占GDP的24.8%。金融危机爆发后,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大幅攀升,为避免银行破产,爱尔兰政府自2008年起被迫对其国内银行进行注资,结果导致财政赤字大幅攀升。 2008年~2011年,爱尔兰政府赤字占比分别为7.4%、13.9%、30.9%,呈加速增长态势。而在2008年之前,爱尔兰政府在绝大多数年份为财政盈余。 2008年~2010年,爱尔兰政府累计向国内银行注资376.6亿欧元,并将四家银行收归国有。由此可以看出,爱尔兰债务危机完全是由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的,而非高福利引起。欧元集团之所以提出建立永久性危机救助机制(ESM),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在货币区制度下经常发生的因银行坏账激增而导致的政府债务危机。



什么叫金融危机

(220)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